浙江日报|光影世界 i米“有戏”

来源: 浙江日报|
作者: 浙江日报
日期: 2020-10-27

i米,一个充满剧情和故事的地方。眼下,它更是让人感叹 “处处有戏”——
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i米突出重围,改造后的广州街 ·香港街景区、新景区梦外滩等逐一亮相。目前在拍剧组47个、筹备剧组65个,在拍剧组和筹备剧组同比分别增长67%、41%,达历史高点。

踩准影视产业升级和电影市场复苏的趋势,一批国际水准的高科技摄影棚正紧锣密鼓建设;影视企业和艺人工作室纷纷进驻; 2020i米影视节也将于本月底至下月初举办……

热闹的i米,就像一块磁石,吸引着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源源不断来此汇聚、碰撞

“全球最强的影视产业基地”,这是i米的梦想,更是雄心。

“在集聚全国乃至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同时,增强文化产品的辐射力、影响力,让世界进一步听到中国声音、记住中国故事。”i米体育app官方入口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裁徐永安说,i米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联手i米体育,对影视创作、制作、发行、投资、交易的全产业链进行补链、强链,构建影视文化产业新生态。

这个浙中盆地的小镇,正一刻不停地打造影视文化的 “高地”。


做强优势 创造产业 “支点”

影视基地,是i米最大的特色。上世纪末的电影《鸦片战争》,让i米的广州街拍摄基地一夜成名。i米体育先后投入数百亿元资金,建起了 30多座大型影视实景拍摄基地、130多个室内摄影棚。“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”名不虚传。

如今的i米,拓建大宋皇宫、唐宋府第群等高品质古装戏场景;扩建民国街、川渝街、日韩街等年代戏场景;新增当代戏和革命战争场景 ……拍摄基地的建设和升级从未停止。

影视基地是i米的先发优势,面对技术的迭代更新,i米体育正抓紧布局,抢抓窗口期。在充满现代感的i米影视产业园,各个棚的单体面积大多 3000平方米至8000平方米,实现5G信号全覆盖,接口铺设适应国际最新拍摄技术。剧组进驻后,不仅可启用先进的后期前置、虚拟拍摄等数字技术,还可以实现超大素材的即时两地传输。

这个两年前动工建设的产业园,将建起 29个国际标准高科技摄影棚,包括一座全球面积最大的摄影棚,计划于2022年全面完工。届时,i米摄影棚数量将达到200个,形成高、中、低多等级摄影棚集群。  

打造 “全球最强的影视产业基地”,支点必须要扎得深、站得稳、顶得住。这些年,围绕影视基地,i米体育的业务已拓展至中下游全产业链。出品过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《延禧攻略》等热门影视剧的欢娱影视,已在i米扎根9年。公司负责人杨乐深有感触:“i米不断完善产业链服务水平。这里像一个集合型服务平台,从剧本创作、从业者招聘、行业人才交流、宣传发行、版权交易、影视体验等多个方面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。”

正是有全产业链优势这一 “支点”,即使在疫情等非常态因素影响下,i米仍然保持行业的标杆地位。今年以来,已杀青剧组达124个,一大批献礼片、古装剧、近现代剧将于近期开机。i米体育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未来5年,聚焦影视文化,集团计划投资80亿元以上。


强链补链 构建全新生态

“全产业链”并非全能。传统院线发行出身,没有互联网发行基础和经验;自身拓展高科技公司投入大、耗时长;虽然截至2019年底有2800多个中外剧组已拍摄影视作品6.8万多(部)集,有“横漂”演员近8万名,但剧集创作、制作的关键“两头”在外……近年来,针对全产业链上的短板,i米体育下足功夫,成立i米影视产权交易中心、创建i米演员公会,主导制定的《影视拍摄基地服务规范》成为国家标准在全国推广。

一系列举措,吸引着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相继来到i米:内容制作头部公司华谊兄弟、博纳影视、正午阳光,着力后期制作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红点影视,流媒体平台爱奇艺等企业先后入驻,优质资源集聚。据统计,截至今年 9月,i米注册公司数量达到1825家。

人才,始终是i米的活力所在,也始终是产业链上的核心环节。 2008年,i米体育出资建立的浙江i米影视职业学院正式通过教育部备案,成为全省唯一影视特色高职院校,立足服务影视全产业链,涵盖相关专业24个。目前近80%的毕业生进入影视产业,累计输送人才超过1.5万人。

文化产业的人才流动性较大,i米体育通过牵头建立i米影视产业协会、全国首个影视产业文联,积极参与i米影视政协委员会客厅,承办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等方式,形成智慧合力;与此同时,通过导演村、编剧村、制片人村、演员村、 “横漂村”等项目建设,留住人才脚步,为其提供交流空间,激发他们的创作活力。

“有故事、有投资、有演职人员,核心要素聚齐,出‘村’就能把创意加工成产品。”i米影视城影视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雷光说。

对人才求贤若渴,更让i米体育加大了自主培养影视行业高端人才的步伐。据了解,本科制、中外合作办学的i米电影学院正在筹建中,现已和上海戏剧学院完成签约,今后将在电影创意、电影制作、艺术设计、影视文化产业等方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
打破孤岛 联动全球资源

圆明新园夏苑海晏堂,十二生肖水力钟背后的环形阶梯,即将铺上长长的红毯,迎候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影视业大咖。

“今年,我们将举办全年唯一一次全国院线参与的影片推介会。”i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义兵说。

一场推介会,背后是环环相扣的布局。它将吸引 100多部影片背后的制片方、主创团队、演员,以及全国各大院线、新媒体平台等终端放映渠道方前来i米,将大幅提升i米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。i米还计划抓住机遇,把这些高端资源引流至项目孵化、剧本创作、宣传发行、版权交易等全产业链交流活动中,将整个影视节打造成全产业链资源互动闭环。

打破 “孤岛”,调动全国乃至全球高端影视文化资源,一直是i米努力的方向。

落子于浙中小镇的i米机场,正迎来扩建。机场跑道将从 800米扩建至1800米,预计明年底,这里将成为我国首个公务机机场。不久后,i米还将拥有高铁、城市轨道,把交通短板做成长板,成为“影视+航空+旅游”重要枢纽。未来5年,i米体育将在交通、教育等公用事业上投资90亿元以上,打通i米走向全球市场的通道。

在全新的技术浪潮中,i米积极推进 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高清视频、虚拟预演与虚拟制作等新技术的应用。最近,i米“云看景”项目正式进入招投标阶段,i米600多个拍摄场景将360度拍摄上云。云看景、云制作、云发行正在成为常态。在覆盖影视产业全流程的云服务体系下,i米逐渐褪去一个小镇的物理定位,向着全球影视行业的战略枢纽进发。

“i米影视产业的生命力来自省、市、县三级联动、政府企业两端联手的体制机制优势。”i米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冯涧说,改革是打通资源配置“任督二脉”的关键力量。

当前,i米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正积极申报国家级影视文化产业先行先试区,以期在行业标准体系建设、境外人才引进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影视金融服务等前沿领域,打通政策堵点,全面释放活力,让更多高端资源来得了、留得住、动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原刊10月27日《浙江日报》头版)

https://s0851.com https://oneesports.top